Search

【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擴充理學檢查】
重點:
1.評估邏輯與動作需要花大量時間練...

  • Share this:

【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擴充理學檢查】
重點:
1.評估邏輯與動作需要花大量時間練習。
2.無法用單一的評估就斷定個案狀況。
3.發現動作問題就要拆解動作來找出問題。

介紹:
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SFMA)是功能性動作系統(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FMS)其中一套評估方式,主要是針對疼痛的族群,來所設計出的動作評估加建議處理方式。

最早發想是由創辦人之一Gray Cook在偶然之間把動作圖表畫在餐巾紙上....而後才與其他三位共同創辦人(Kyle Kiesel Greg Rose Lee Burton)自1995年開始應用這套系統於復健領域和學校健康檢查領域。而當系統慢慢越來越多人使用後,他們在2001才成立現在的公司,並提供實體與線上的評估與運動課程。

move well, move often!

這句口號從大學時代,大概2013年第一次聽到就如雷貫耳。而在那時候FMS這套系統還沒進入台灣,而我因為老師研究計畫,才有機會接觸到這個系統。當初被吸引到的是相鄰關節假說。簡單說是身體主要的動作關節會彼此交互影響。

例如:有些人打球膝關節不穩定,可能是踝關節或髖關節的活動度不足。

但是後來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把人體動作看的更仔細後,才發現這樣看待身體還不夠深入。

於是在2018去上了精選功能性動作評估(SFMA)。評估方法分成兩個階段。一開始是初篩(Top Tier)藉由十個動作(圖2)(圖3)先找出哪些關節是失能(Dysfunction)且最好是沒有痛(Non-Pain)簡稱DN(圖3)。再藉由一連串後續的動作評估加上理學檢查找出到底是在哪些姿勢下的活動度問題還是動作控制問題。最後才是介入徒手與(或)動作治療。

而光評估的動作總數就大概要50個左右吧,印象中。所以學習完後,真的要實際抓三四十個個案反覆的練習評估動作與邏輯推理。而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其實台灣有FMS的臉書社團,都可以在裡面提問,會有各路高手與蔡忠憲課程原廠講師(康富物理治療所所長)(圖4)為你解惑。而忘記上課內容,也可以去官方網站上,看線上課程複習聽創辦人之二(Greg Rose(圖4)Kyle Kiesel)的講課,之前線上課程的期限是一兩年的樣子,你也可以花錢續約使用他們線上運動資料庫和課程複習。

後記:
學完這套動作評估後,其實最驚艷的是很多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找到動作控制的問題並且給予運動治療,就能馬上改善疼痛與動作問題。
最後建議如果想學任何不管評估徒手或運動,都是要花大量的時間練習,才能將內容內化,不然花了很多錢最後只是拿到一張證書會很可惜。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sportsphysio #sportphysio #striveforgreatness #movewell #健康是練出來的 #strengthtraining #motortraining #sfma #fms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是物理治療師,也是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希望透過圖片、文章與影像來傳達資訊,讓大眾認識這兩個不同專業。
View all posts